家常綠活

林麗珊的創意無添加生活


發表留言

Rely on ‘Green Mama’ to be on the frontline in Hong Kong battle against waste

(Post: 01/06/2016,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Eco-warrior turns her Tai Po home into storage space to save perfectly good unwanted items from landfill.

scmp

“I once saw a brand new toilet, still wrapped in plastic, chucked at a refuse site. So I asked the cleaning ladies to keep it there for a couple of days while I found it a new owner,” she recalls.

Lam has used her own Tai Po home as temporary storage space to save perfectly functional goods or food from a wasteful end in the landfill. “I get a little overzealous sometimes and my husband tells me off for hoarding,” she laughs.

With a strong desire to connect unwanted items with new owners, Lam first began maintaining a small email network of people who might know those who might know someone who might want such things.

Step by step, her community grew.

When she came across the online concept of “green mapping”, she ended up kick-starting her own local version.

The idea is to map out “green spots” in your community—such as recyclers, bag and shoe repairers, veggie restaurants—to help create a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ifestyle.

Her brainchild, about to be officially relaunched as wherevergreen.hk later this month, aims to create a virtual eco-village, wher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villagers” across Hong Kong may connect and share the tidbits of such a lifestyle via the web platform.

The project has not been easy. “I am technologically clueless,” Lam admits.

But she does what simple things she can, such as setting up a “Hong Kong regional green-living mapper team” Facebook group, which gathers contributors who help build content for the local green map.

And she counts her blessings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help for the work that requires technical know-how, from design to IT. “I’ve been so lucky to have met the right people with the right skills.”

But, she adds, with a twinkle in her eye, “The website doesn’t have English content translated yet.”

It’s her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taking steps forward, no matter how small,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Despite a lack of technological expertise, she took part in a hackathon in 2014, contributing what she could—her ideas and experience—to those who possessed the online skills.

Her team ended up winning a prize with their proposal for venue.hk, a platform for those with spare—wasted—space, be it a garden or a room for piano lessons or conferences, to share with those needing a venue.

Lam, who has also published a bookaimed at “bringing up children in a non-toxic home”, has been nominated by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for a Cultural Preservation award in the SCMP’s Spirit of Hong Kong Awards.

She is a firm believer in the need for humans to live more eco-consciously, likening it to her “religion”. But Lam is quick to point out she is wary of being preachy with it. “The core idea is respect,” she says, “be it life, our planet or each other.

“And if you’re in people’s faces with your belief, you’re just pushing them away.”

It used to be frustrating for her: for all the efforts some put into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others seem to care little.

“Then I learned ‘Zen’,” says Lam, who practises meditation. “I realised it can be easy to lose the ‘spirit’ of it. If you get angry or frustrated, that’s no longer the healthy living you were seeking.”

She has learned to let go. “You do your own part, that’s all you can do.”


發表留言

種子戰爭 The Seed War

the seed war

你知道嗎?在印度過去十年來,就有20萬農民因破產而自殺。種子到底是商品?還是對人類福祉重要的共享資產?如同我們所喝的水、吹的風、呼吸的空氣一樣屬於所有人。
官方網站:www.earthday.discoverychannel.com.tw

在不久的將來,農民可能連種植自己種子的權利都會消失。事實上,一個法規在歐洲慢慢成形,內容對農業用種子嚴格控制。霸佔種子的背後是五家大企業,他們加起來已經掌控一大半種子市場,而且打算進一步擴張勢力範圍。此片拍攝橫跨印度、法國,甚至遠赴極圈,希望讓所有人知道一場無聲、看不見的種子戰爭正在開打,而且結局事關人類發展關鍵:食品獨立。


發表留言

An interview of Jane Goodall 珍·古德的訪問

她是一位支持動物保育的生物學家。

她坦然說自己的工作是帶給別人希望。

她認為教育是從體驗中學習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我們可在人生不同階段中學習。

她最想改變的是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unsustainable lifestyle)……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ric.jo.realizes.his.great.dream/videos/1038272502861963/?pnref=story 


發表留言

蜜蜂的消失 Vanishing Of The Bees

導演 :George Langworthy  & Maryam Henein     

片長:1小時27分鐘

英國 / 2009

bees 2

預告連結:

內容簡介:

「蜂群崩潰症候群」(英文名稱: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 ) 是指大批蜂巢內的工蜂突然消失,是一個近年出現而至今仍原因不明的現象。這紀錄片會帶大家前往最初出現狀況的北美,從農業、政策及銷售等多角度,探究蜜蜂突然消失的原因。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人類也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

全球約三分之一作物仰賴授粉媒介,逾千多種植物也是需要蜜蜂授粉的,沒有蜜蜂,會引發食物鏈斷裂的嚴重後果。現在除了美國,義大利、波蘭、葡萄牙、中南美洲、中國甚至台灣農業也陸續出現蜜蜂消失的情況。另外,蜜蜂的授粉速度是人類科技無法比美的,一只工蜂一天能飛遍5000朵花,身上黏上的花粉過萬粒,蜜蜂絕種會直接抺殺全球植物的繁衍依靠,所以說沒有蜜蜂就是沒有農業。 當農作物的大量失收,便會影響相關食物鏈內的其他生物品種,繼而物種滅亡的情況會不停地擴展。最後,整個大自然會被擊倒,人類也要承擔可怕的後果。

蜜蜂消失的後果(簡單圖示):

bees

(資料來源:聯合報)

*****若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發表留言

未來農場 A Farm for the future

導演 :Rebecca Hosking & Tim Green

片長:50分鐘

美國 / 2009

a farm for the future

電影連結:

內容簡介:

<未來農場>製作於2009年的BBC 紀錄片。述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 Rebecca Hosking,尋找把傳統的鄉村家庭農場改造成節約能源農場的過程。最後,她發現改變的鑰匙就藏在大自然裡。

傳統農業生產的過程十分依賴化石燃料,包括使用石油的拖拉機來把種子壓在泥土下;為了幫助農作物的生長,會增加使用許多殺菌劑,除草劑,殺蟲劑,這全部都靠石油來製造;還有大量使用化學養份;再者有大部份的農藥在乾燥過程中用了天然氣;最後運輸農作物時更會大大提升碳排放,等等的都在不斷使用化石燃料……

可是,能源供應不是冇限的。有專家指出,我們可能會在本世紀未清空所有的資源,面對着十分嚴峻的能源危機,而且我們現在更是在秏用我們子孫的資源。在面對能源不足的情況下, Rebecca Hosking也開始找尋一個可持續發展又可守護農場的方法。

原來,方法很簡單,把一切都回歸最原本的樣子就可以了,也就是永續農業(Permaculture)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的介入也可以生長出多元生態和繁盛。當農夫不犁地(這會減少土地的養份)和利用大自然自己的生長力時,泥土會變得很肥沃,這和傳統農業成了對比,例如,現時的農作物有百分之90%是依賴合成肥料,反映植物是在死掉的泥土中生長的。最後,向大自然學習更可以減少農夫們的工作量和農場的維修需要,而且收成量會更多的,但是改變過程也會需要時間。

*****若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發表留言

牛奶製作背後的真相…… (短片來源:Erin Janus)

奶類製品的背後真相…你們還接觸奶類製品嗎?

The costs of making dairy products…do you dare eat/drink dairy products?

(短片:Erin Janus–DAIRY IS F**KING SCARY! The industry explained in 5 minutes)

片段中講述製作奶類製品代價:

This video clip indicates the costs of making dairy products.

1

->牛媽媽誕下牛寶寶後不能餵哺牛寶寶,牛媽媽的奶卻成為人類的食物

->牛媽媽的乳房潰爛

32

->牛牛被殘暴對待

->牛被斬殺,成為人類的「美食」

總言之,對牛牛的生理、心理、性方面也遭受傷害。

其實,牛奶看似對人類有很多益處,我們往往被廣告推銷蒙蔽了。

外表上,牛提供鈣質給人類,但事實上,生產商卻剥奪牛牛的動物生存權利……而消費者就是我們,我們也是罪魁禍首之一。

因此,如果大家不希望牛牛的生命以殘忍的方式殺害,善良的你們可以豆類製品代替,如: 豆奶、杏仁奶、米製的奶。

而為了未來的主人翁,我們可以豆類奶作為小寶寶。最好的是人奶供給人類– 母乳餵哺!

牛寶寶飲牛奶; 羊寶寶飲羊奶; 人寶寶飲人奶……

延伸:

-你可以不喝牛奶

-餵哺母乳,孩子成長更健康

https://greenmamahk.wordpress.com/2013/07/24/%E9%A4%B5%E5%93%BA%E6%AF%8D%E4%B9%B3%EF%BC%8C%E5%AD%A9%E5%AD%90%E6%88%90%E9%95%B7%E6%9B%B4%E5%81%A5%E5%BA%B7/?preview_id=57&preview_nonce=d0e11a8b41&post_format=standard&preview=true

-奶牛,我想對你說:對不起。

http://fooduncovered.org/2015/03/13/organic-dairy/

*****若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發表留言

轉化行動2.0 In Transition 2.0: a story of resilience and hope in extraordinary times

導演 :Green Lane Films

片長:66分鐘

美國 / 2012

In-transition 2 poster A4.indd

電影連結:

內容簡介:

本片講述世界各地積極落實「轉化行動」之故事。不同的社區,藉着開發社區貨幣、本土種植食物、促進本土經濟、增設社區能源站等不同的方案,協力為石油短缺、動盪不明的未來注入正能量,積極推進「轉化行動」!

會是怎樣的力量?透過紀錄片,我會相信我們一份子的一種力量。片中有一句說話,每一個來的人,都是合適的人。而當中參加的人更可能是下一個社區轉型的啟動者。社群轉型(Transition Town)的方向與過程(in transition)由來自不同背景的居民,因發現若繼續現時的生活方式,將會帶來可預測的問題,所以便帶着共同目標而開展各種無成本或低成本的參與式實驗方案(Transition Initiative),過程中會拉近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令人充滿活力,重建社區韌性(Local Resilience)

2014年,全球約有900個轉型城鎮。其中,英國托特尼斯(Totnes)這個百年老城是社群轉型的先行者,這個約8,200人的小鎮因轉型而成為了世界各地參訪學習的對象,更被時代雜誌喻為「最具新世紀特色之城鎮」,引起世界各地小型城鎮轉型的潮流。 當地居民因想改變由國際連鎖企業蠶食而殞落的命運,繼而踏上了轉型之路,集結了300多人共同發想一個低碳的生活模式,並提出及實踐方案。

電影也提供了世界各地很多的成功例子,充滿啟發,例如:

  1. 在一個荒廢社區的街道中,發展城市永續農業,帶領了一班沒有足夠家庭溫暖的小孩,更令當地居民為自己住的地方而感到自豪。

  2. 把面臨結業的蔬果店改變成社區共同擁有的蔬果店,增加了本地生產的食物。

  3. 發展由客人預先付款的麵包店,結果得到熱烈的反應。

哪,政府的角色是什麼?若果只是等政府的行動,結果可能是會太遲和太少,但是以社區的身份行動的話,「我們」所做的可能剛剛足夠,剛剛及時。(電影結尾說)

認識更多:

【文化論政】梁麗欣:城鎮轉型 永續發展的實驗: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9129 

【公民寫手】回歸在地的轉型城鎮: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46560/

*****若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發表留言

滅絕最後關頭 Racing Extinction

導演 :Louie Psihoyos

美國 / 2015

201351kbqwpb28bcxu02e0

預告連結:

台灣《滅絕最後關頭》宣傳曲:) 

內容簡介:

由奧斯卡得獎導演路易賽侯尤斯執導的新紀錄片《滅絕最後關頭》將於2015122日起Discovery頻道、Discovery科學頻道及動物星球頻道首播。此片由奧斯卡得獎影片《血色海灣》(The Cove)的製作團隊及多位藝術家、保育人士,一同進行的祕密任務,揭露面臨絕種的物種被走私販賣的過程,並呼籲大眾保護這些物種免於大滅絕,情況已是刻不容緩。影片會領觀眾世界上最危險的黑市市場,並使用高科技手法記錄碳排放與物種滅絕之間的關係

Discovery頻道利用這次遍佈全球的首播以及旗下的多個媒體平台,公開許多令人震驚、從未見過的影像,足以巔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這都是為了提醒大家要:打擊野生動物走私、使用綠色能源以減少碳排放、支持響應環保議題與活動,並在飲食中減少肉類的攝取。

導演賽侯尤斯表示:「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比現在更關鍵的時間點,我們在這幾年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影響地球以及所有物種幾百萬年。」

Discovery頻道紀錄片暨特輯部門執行副總裁約翰霍夫曼(John Hoffman)表示: 「世界上所有人都應該看賽侯尤斯的《滅絕最後關頭》,因為本片清楚地顯示出我們美麗的藍色星球所遭遇的嚴重威脅。更重要的是,《滅絕最後關頭》告訴我們只要每一個人都開始做一件能夠改善環境的事,所有人的行動加起來可以幫助大自然復原。 」

製作人費雪史蒂文斯(Fisher Stevens)再補充: 「這次歷史性的電視播送活動將把《滅絕最後關頭》帶到全世界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不僅帶給觀眾娛樂,同時又將焦點放在我們如何能讓地球永久穩定平衡。」

《滅絕最後關頭》是Discovery頻道的一個起點,未來將有更大的規模且持續進行的宣傳活動,而活動會使用的主題標籤是  #StartWith1Thing,號召大眾響應由《滅絕最後關頭》電視播送活動所延伸出的全球性運動。

本片網站:http://racingextinction.com/(在「挑戰看看」的單元中,幫助家庭、團體及個人學會如何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

*****若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


發表留言

Waste Land

導演 :Lucy Walker, João Jardim, Karen Harley

片長:100分鐘

UK, Brazil / 2010

1425569674-1430674105_n

電影連結:

內容簡介:

一位頗具盛名的紐約當代藝術家,在里約熱內盧全世界最大的垃圾掩埋場裡尋找「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來進行創作;巧克力、土壤、線團、糖漿,都在他手中展現不凡的活力。這不僅是一部關於藝術創作的影片,還有更多拾荒者的故事。


發表留言

如果樹倒下:一個地球解放戰線的故事/ If a Tree Falls: A Story of the Earth Liberation Front

導演 :Marshall Curry

片長:1hr 26mins

英國/ 2011

tree

電影連結:

內容簡介:

2005年12月,聯邦特工正在進行全國性質的清掃行動,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牽扯進“地球解放陣線”的一些過於激進、極端的環境保護主義者——FBI稱這些人制造出的是“美國最嚴重的恐怖威脅”,在這次圍剿當中,丹尼爾·麥高文不幸被捕。多年以來,由多個匿名的單位分開操作,而且沒有任何核心的領導階層,但是“地球解放陣線”仍然發動了多起影響相當廣泛的縱火事件,在他們看來,這些全部都是與破壞環境有關且令他們不能容忍的交易買賣,比如說多間木材公司、SUV電影下載商、野生馬匹屠宰場——還有一個價值1千2百萬美元的滑雪景區,就位於科羅拉多州的韋爾。除了麥高文,還有其他13名“地球解放陣線”的成員同時受到抓捕,政府部門已經確認瓦解了位於美國的最大的一個分區——這個組織之所以受到了如此嚴厲的打擊和重創,是因為他們必須得為發生在這個國家的幾起非常嚴重的縱火案負責。由此說來,這部紀錄片講述的無疑是一個異常非凡且引人注目的故事,通過對焦“地球解放陣線”的一個成員的轉變和所持有的激進主義論調,詳細地描述了這個組織是如何從迅速崛起到最終的隕落的……這裡的主線遵循的是一個與成長有關的傳奇,同時又處處充斥著類似於警察與小偷般的帶有極大的懸疑色彩的驚悚。影片的內容交織的是一個復雜的編年紀,包括麥高文是如何在自己的房子裡被捕的,還有他不得不面對的獄中生活,中間穿插的則是一大堆極具戲劇性的陳述,全部都是關於麥高文為什麼會加入這個組織並成為了裡面的一個核心成員的,而隨之誕生的還有一些特別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環境保護主義和激進主義呢?包括所謂的恐怖主義,難道真的需要如此明確的界定和劃分嗎?為了更為逼真且全面的還原真相,這部紀錄片還包含了一系列讓人無比震驚的資料膠片,都是一些以前從未公開過的機密檔案,然後還對“地球解放陣線”的成員做了一些非常細致且私密的采訪工作,他們都曾是起訴人和警察圍追堵截的目標……由於在這裡被深入挖掘和探討的是從1995年到2001年初的那一段異常吵鬧和不太平的時期,環境保護主義者與木材加工公司以及執法機構都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畢竟那個時候的所謂的“恐怖主義”,還沒有經歷過911事件的洗禮和重新定義呢。

“地球解放陣線”(ELF)是“綠色恐怖組織”中最著名的一個。2001年被FBI列為美
國國內頭號恐怖組織。該組織脫胎於英國的“地球第一”,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美國,勢力很快遍布各州。它是一個既沒有橫向聯絡,也沒有縱向領導的特殊組織。其成員大多自發行動,各自為“戰”。該組織惟一公開的是它的新聞代言人網站,網站刊登諸如制造土燃燒彈、電子定時器的具體方法,以及如何對付FBI的策略和技巧等內容。自1997年以來,EIF已宣稱對600多起建築物火災負責,造成總計約1億多美元的經濟損失。由於它組織松散,又極為神秘,美警方即便是抓到犯罪當事人,也很難挖出其幕後操控者。幾年來,雖然FBI對其網站進行了監控滲透,但收效甚微。該組織稱,“在最初的4年裡,沒有一個成員被警方拘捕。迄今為止,‘失手的’也不過5人”。